清代風格和田玉鏤空雕佛手把件 重約:44.1g
清代和田玉鏤空雕佛手把件,是 “小而美” 的收藏典範:它以掌心可握的尺寸,承載着千年玉文化的積澱、清代工藝的巔峯、以及 “福滿人間” 的美好願景。其稀少,是自然與時光的篩選;其珍貴,是工藝與文化的疊加;其市場熱度,不過是價值的直觀映射。對於藏家而言,擁有它,不僅是收藏一件玉器,更是握住了一段可觸摸的歷史,一份穿越百年的吉祥祝福 —— 這,正是 “方寸之間,價值連城” 的真諦。在清代玉器收藏的譜系中,和田玉鏤空雕佛手把件猶如一位低調的貴族,以其精湛工藝、吉祥寓意與存世稀缺性,成爲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珍品。它將和田玉的溫潤質地、鏤空雕的玲瓏巧思與佛手的文化意象完美融合,每一寸肌理都凝結着清代玉雕的巔峯智慧,也藏着一段關於稀缺與珍貴的收藏傳奇。
佛手,在傳統文化中象徵 “福澤綿延”“吉祥如意”,是清代文人與貴族追捧的吉祥紋飾。而將佛手題材與和田玉、鏤空雕結合,更顯清代玉雕的巧思 —— 和田玉的 “脂白”“暖黃” 本就自帶溫潤氣韻,經鏤空雕技法層層雕琢後,佛手的蜷曲指節、垂墜葉片、甚至葉脈的細微起伏都立體可觸,仿佛一瓣真實的佛手輕握於掌心,既有玉的堅致,又有生命的靈動感。清代鏤空雕已達登峯造極之境,工匠需在方寸玉料上 “以刀代筆”,先勾勒輪廓,再從內外層逐層剔除多餘玉料,既要保證整體造型的完整,又要讓鏤空處的 “連接點” 纖細如絲卻堅不可摧。一件佛手把件往往需要數月乃至數年打磨,稍有不慎便會 “崩裂廢料”,因此能流傳至今的完整器,皆是 “百裏挑一” 的精品。
鏤空雕對工匠技藝要求極高,清代宮廷造辦處的 “玉作” 雖集中頂尖匠人,但此類 “費工費料” 的把件多爲皇室定制,民間罕見,產量極低。百餘年間,玉件或因戰亂流失,或因保存不當受損(鏤空處易磕碰斷裂),能完整留存的已不足當年產量的十之一二。據故宮博物院與兩岸博物館館藏統計,明確可考的清代和田玉鏤空雕佛手把件僅數十件,民間流通者更是鳳毛麟角。在清代,佛手象徵着福氣,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。而和田玉本身就極爲珍貴,加之如此復雜的鏤空雕工藝,使得這件把件的存世量極爲稀少。如今,在收藏市場上,這樣的清代和田玉鏤空雕佛手把件更是一器難求,其價值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攀升。這枚小小的把件,不僅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,更是清代文化與技藝的見證。它承載着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在歲月的流轉中,向我們訴說着過去的故事,成爲連接古今的一道橋梁。
該件藏品目前已被 四川知臻拍賣有限公司徵集到,詳細信息了解藏家鑑賞可以聯系。四川知臻是一家成立於中國樂山,業務遍及200個市場的全球化藝術品居間服務公司,目前公司藝術品職業經理人多達50+。知臻藝術品聚焦全球化藝術品發展,樹立了藝術品行業領先的運營模式典範,年服務全球超過50萬用戶。作爲值得信賴的全球藝術品企業領導者,知臻藝術品助力客戶,把握藝術品變革,構建藝術品徵集銷售一站式平臺。知臻作爲全球領先藝術品平臺企業,秉承“一對一式客戶服務跟進”的理念,爲用戶與全行業提供整合了文物藝術品資源、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戶體驗,以及強大的藝術品大數據基礎設施與行業藝術品金融解決方案。
相关阅读
2025-07-10 16:23:20
2025-07-10 11:49:02
2025-07-09 19:45:06
2025-07-09 15:44:15
2025-07-09 15:42: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