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开元通宝背上月:一枚带 “月牙” 的盛唐钱币,藏尽千年货币史的传奇与匠心
在唐代钱币史上,“开元通宝” 是无可争议的 “王者”—— 它终结了以重量为名的 “铢两钱制”,开创了 “通宝钱制” 的新纪元,成为后世近千年货币的 “范本”。而在众多开元通宝版别中,“背上月” 版(钱背穿上铸有一道月牙纹)更是凭借 “独特标识、神秘寓意、精湛工艺”,成为藏家眼中 “一币见盛唐” 的珍品。无论是博物馆的展柜里,还是资深藏家的手账本中,这枚带 “月牙” 的钱币,总能引发对盛唐风华的无限遐想。
一、出身不凡:盛唐货币改革的 “标志性产物”,背上月藏着 “皇家密码”
要懂开元通宝背上月的 “贵”,先得回到它诞生的时代 —— 唐高祖武德四年(公元 621 年),为整顿隋末战乱后的混乱货币体系,朝廷下令废除隋代 “五铢钱”,铸造 “开元通宝”,开启中国货币史的 “通宝时代”。而 “背上月” 版,并非普通流通币,而是伴随着盛唐国力鼎盛,在玄宗开元、天宝年间(公元 713-756 年)铸造的 “特殊标识版”,背后藏着鲜明的 “皇家印记”。
关于背上月纹的起源,流传最广的说法与 “皇家监制” 有关:据《唐会要》记载,开元通宝的钱文由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题写,字体为 “八分书”,笔力险峻、结构端庄;而钱背的月牙纹,则是 “太府寺(唐代掌管宫廷财政的机构)监制” 的标识 —— 太府寺在验收钱币时,会在合格的钱币背面铸上月纹,象征 “月亮照临,国运昌明”,也便于区分官铸正品与私铸伪币。另一种说法与杨贵妃有关,宋代《泉志》记载:“开元通宝背有月文,相传为杨贵妃指甲痕,遂留于钱模。” 虽为传说,却为这枚钱币增添了几分盛唐的浪漫色彩。
无论起源如何,背上月纹的出现,标志着开元通宝从 “实用货币” 向 “兼具标识性与审美性” 的转变。盛唐时期,朝廷对钱币铸造的管控极为严格,“背上月” 版仅由长安、洛阳两地的 “官炉”(官方铸造作坊)铸造,铜料选用 “高纯度红铜”(含铜量达 90% 以上),比普通流通的开元通宝(含铜量约 80%)更耐磨、更易保存。据考古发现,在西安法门寺地宫、洛阳唐代宫城遗址中,均出土过 “背上月” 版开元通宝,进一步印证了它与 “皇家、宫廷” 的紧密关联。
二、细节见真章:月牙纹 + 欧体钱文,每一处都是盛唐工艺的 “巅峰水准”
开元通宝背上月的 “牛逼”,更藏在那些 “放大镜下的细节” 里 —— 作为盛唐官铸钱币的代表,它的工艺精度、纹饰设计,哪怕放在千年后的今天,依然令人惊叹。
1. 背上月纹:方寸之间的 “匠心设计”
钱背的 “月牙纹” 看似简单,实则暗藏讲究:
位置精准:月牙纹位于钱背 “穿上”(钱币背面上方,与正面 “开” 字相对),呈 “弧形朝上” 的新月状,弧度均匀,长度约占钱背直径的 1/3,误差不超过 0.5 毫米。这种精准的定位,需要工匠在制作钱模时反复校准,确保每一枚钱币的月纹位置一致;
纹路细腻:月牙纹的边缘呈 “浅浮雕” 状,凸起高度约 0.2 毫米,用手触摸能感受到细微的凹凸感,却不影响钱币的平整。铸造时,需通过 “两次冲压” 工艺 —— 先铸钱币主体,再用特制的 “月纹模” 在背面压出月牙,避免月纹与钱文重叠;
寓意深远:在唐代,月亮是 “吉祥、圆满” 的象征,背上月纹不仅是监制标识,还暗含 “盛唐如明月,光照四方” 的寓意。同时,月纹与钱文 “开元通宝”(意为 “开辟新纪元,通行宝货”)相呼应,构成 “文与纹” 的双重吉祥符号。
2. 欧体钱文:钱币上的 “书法艺术”
开元通宝的钱文由欧阳询题写,而 “背上月” 版的钱文,更是将欧体的 “险劲端庄” 展现得淋漓尽致:
字体规范:“开” 字撇画舒展,“元” 字横画平稳,“通” 字走之底流畅,“宝” 字贝部规整,四字排列均匀,间距一致,哪怕放大 10 倍,笔画的起笔、收笔依然清晰可见 —— 欧阳询在书写钱文时,特意调整了字体大小,确保适配圆形钱面,避免 “字挤字” 的局促感;
铸造精准:钱文采用 “阴文深铸” 工艺,笔画深度约 0.3 毫米,字迹饱满无缺笔,没有普通流通币常见的 “弱打”(笔画模糊)现象。这得益于盛唐官炉的 “高精度钱模”—— 钱模由青铜雕刻而成,每一枚模子仅铸造 500 枚钱币便更换,确保钱文始终清晰;
审美独特:欧体的 “险劲” 与钱币的 “圆形” 形成巧妙对比,方笔的刚劲与圆钱的柔和相得益彰,让开元通宝背上月不仅是 “货币”,更成为 “可随身携带的书法艺术品”。唐代文人甚至会将品相完好的 “背上月” 版开元通宝串成 “钱串”,作为文房摆件,可见其审美价值。
3. 币身工艺:盛唐冶炼技术的 “活化石”
除了纹饰与钱文,“背上月” 版开元通宝的币身工艺,更是唐代冶炼技术的 “缩影”:
材质:选用 “精炼红铜”,含铜量达 90% 以上,还加入少量锡、铅(约 5%),既增强了钱币的硬度,又避免了纯铜的脆性 —— 用现代光谱分析检测,唐代 “背上月” 版开元通宝的金属配比,与《唐六典》中记载的 “官铸钱币铜锡铅配比” 完全一致,足见当时冶炼技术的成熟;
形制:钱币直径约 2.4 厘米,厚度约 0.15 厘米,重量约 4 克(符合唐代 “一文钱” 的标准重量),边缘经过 “打磨抛光”,无毛刺、无裂痕,手感圆润 —— 这需要工匠在铸造后进行 “手工修边”,每一枚钱币都要经过 “敲、磨、抛” 三道工序,确保形制规整;
包浆:历经千年,真品 “背上月” 版开元通宝会形成 “自然包浆”—— 币面呈 “暗红色” 或 “深褐色”,包浆均匀细腻,用指甲轻刮不会脱落。这种包浆是铜与空气、水分长期反应形成的 “氧化层”,是仿品难以复制的 “岁月痕迹”。
三、收藏界的 “硬通货”:千年稀缺 + 历史价值,撑起 “一币难求” 的传奇
在古钱币收藏领域,“稀缺性” 与 “历史价值” 是决定价值的核心,而开元通宝背上月,恰好兼具这两大特质 —— 历经千年沧桑,它的存世量已极为稀少,尤其是 “全品”(无磨损、无修补、月纹清晰、钱文完整)更是凤毛麟角。
1. 存世量:千年筛选后的 “幸存者”
唐代虽然铸造了大量开元通宝,但 “背上月” 版仅为 “官炉限量铸造”,主要用于宫廷赏赐、官员俸禄发放,流通范围狭窄;安史之乱(公元 755-763 年)后,唐朝国力衰退,官炉铸造的 “背上月” 版逐渐减少,大量钱币在战乱中遗失、损毁;宋代以后,开元通宝逐渐退出流通,部分 “背上月” 版被熔铸为新钱,或因 “年代久远” 被埋藏地下,留存至今的 “全品” 已不足万枚。
据《中国古钱大集》统计,目前全球范围内可查的 “开元通宝背上月(全品)” 约 8000 枚,其中大部分被中国国家博物馆、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公立机构收藏,民间流通的 “全品” 仅约 2000 枚,每一枚的出现都能引发藏家争抢。
2. 历史价值:比 “钱” 更珍贵的 “盛唐切片”
对藏家与研究者而言,开元通宝背上月的价值远不止 “金钱”—— 它是解读盛唐的 “微观密码”:
货币史角度:它是 “通宝钱制” 的早期典范,钱背的月纹开创了 “钱币标识化” 的先河,为后世宋代 “年号钱”、清代 “满文钱” 的设计提供了参考;
书法史角度:它是欧阳询 “八分书” 的唯一 “钱币载体”,比《九成宫醴泉铭》等碑刻更 “接地气”,让普通人也能触摸到初唐书法的魅力;
社会史角度:它的存世状态能反映盛唐的社会稳定程度 —— 玄宗开元年间的 “背上月” 版,因社会安定、铸造工艺精湛,品相普遍完好;而安史之乱后的 “背上月” 版,因战乱导致铸造粗糙,品相多有瑕疵,成为研究盛唐由盛转衰的 “实物证据”。
四、鉴别要点:避开 “仿品陷阱”,认准三大核心特征
由于开元通宝背上月价值较高,市场上的仿品层出不穷,收藏时需认准三大核心特征:
看月纹:真品月纹位于 “穿上”,弧度均匀,边缘呈浅浮雕状,无 “溢铜”(月纹边缘多余的铜瘤);仿品月纹多为 “压制而成”,边缘粗糙,位置偏移,甚至出现 “双月纹”“错月纹” 等错误;
看钱文:真品钱文为欧阳询 “八分书”,笔画清晰,“开” 字撇画舒展,“宝” 字贝部为 “方贝”(贝部上方为方形);仿品钱文多为 “电脑复刻”,笔画僵硬,“宝” 字常为 “圆贝”,与真品差异明显;
看包浆与重量:真品包浆自然,呈暗红色或深褐色,重量约 4 克(误差不超过 0.2 克);仿品包浆多为 “化学染色”,色泽呆板,重量偏差大(或轻或重),部分仿品甚至用 “铅锌合金” 伪造,手感轻飘飘。
结语:一枚带月牙的钱币,一段盛唐的风华
如今,开元通宝背上月早已超越 “货币” 的属性,成为收藏界的 “盛唐符号”。它没有金银器的奢华,却以 “红铜的质朴” 承载着盛唐的货币改革;它没有瓷器的繁复纹样,却以 “一道月牙纹” 记录着盛唐的工艺水准;它没有书画的笔墨意境,却以 “欧体钱文” 传递着盛唐的文化自信。
或许,这就是开元通宝背上月最 “牛逼” 的地方 —— 它不是一件冰冷的 “收藏品”,而是一段有温度的 “盛唐记忆”。当我们拿着这枚带月牙的钱币,仿佛能穿越千年,看到长安西市的商贩用它交易丝绸,看到洛阳宫城的官员用它发放俸禄,看到盛唐百姓用它购买粮食的场景。
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,正是它能成为 “古钱收藏顶流” 的真正原因 —— 它的价值,永远不止于 “一枚钱币”,而是藏在月牙纹与钱文中的、属于盛唐的 “风华与传奇”
该件藏品目前已被香港中信国际集团拍卖有限公司大陆征集处 河南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征集到,详细信息了解藏家鉴赏可以联系,河南洛阳嘉澜拍卖有限公司,洛阳嘉澜拍卖公司是一家成立于中国河南洛阳,业务遍及200个市场的全球化艺术品居间服务拍卖公司,目前公司艺术品职业经理人多达50+。洛阳嘉澜拍卖聚焦全球化艺术品发展,树立了艺术品拍卖行业领先的运营模式典范,年服务全球超过50万用户。作为值得信赖的全球艺术品拍卖企业领导者,洛阳嘉澜拍卖助力客户,把握艺术品变革,构建艺术品征集拍卖一站式平台。
洛阳嘉澜作为全球领先拍卖企业,秉承“一对一式客户服务跟进”的理念,为用户与全行业提供整合了文物艺术品资源、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户拍卖体验!
相关阅读
2025-10-09 17:53:35
2025-10-09 17:24:30
2025-10-08 22:59:21
2025-08-10 17:35:35
2025-08-10 17:35:10
2025-08-10 17:34:46